李安得獎了,台灣難得出現不分男女老幼、不分藍綠統獨,舉國皆歡的場面,稍稍緩解行政院宣布核四公投的劍拔弩張。他以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贏得了裡子(影史百大賣座片之一)與面子(奧斯卡最佳導演等四座獎項),電影成就已毋需旁人錦上添花,但他在築夢過程中所樹立的典範,則值得台灣朝野細細玩味。
在李安領獎致詞感謝台灣的那一刻,相信很多人都哭了。因為有別於其他靠自身努力而揚名國際的「台灣之光」,這回台灣社會不再只是心虛地沾光,而是可以自豪地說:「我們從李安初試啼聲的父親三部曲:《推手》、《喜宴》、《飲食男女》,就一路相挺,關注著他從台灣紅到全世界!」
從上個世紀90年代父親三部曲問世,推移到21世紀的現在,台灣社會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在統獨意識型態作祟下,「省籍」往往成為夠不夠格愛台灣的第一道試煉,因此才有所謂「管他貪不貪污,就是要挺台灣人總統」的詭辯論述。而李安,一個出生在屏東、成長在台南、學藝在台北、逐夢在美國的台灣第二代外省人,則完全顛覆了此類血統純正論。
首先,外表儒雅內心堅定的他,以實際行動「真愛台灣、相信台灣」,才會令沉默的大眾感動落淚。因為真愛台灣,他選擇在台中造浪、在屏東取景。否則以他國際級大導演的地位,搶著上門的合作提案絡繹於途,又何必獨排眾議,鍾情台灣?
因為相信台灣,他將本土技術團隊操到極限,根據媒體報導,幫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造浪的台灣巴比倫泳池公司總經理薛義森,回憶起拍片過程最大的夢魘,竟然是李安以老虎快要溺斃的絕望眼神,對著他說:「這完全不是我要的浪!」然而,薛義森就是在李安令人發抖的「恐嚇」下,拚命達成了「能興風也能sweet」的千濤萬浪。同樣被逼到極限的,還有油漆工陳新發,從懷才不遇、吊兒郎當,到蛻變成媲美好萊塢級的「電影質感師」,中年轉型之驚豔宛如另一場奇幻旅程。
他們都是李安口中:「如果沒有台灣,不可能拍出這部電影」的隱型冠軍。而從他們口中,聽者感受到的則是:「如果沒有李安,我們就不可能攀抵世界之巔」的真誠感恩。
比起那些只知道將下一代豢養在舒適區的長輩、比起那些只知道以短利寵刁選民的政客、比起那些還沒有起而行就先計較薪酬幾K的後生,李安用愛深責切的態度逼故鄉人辛苦播種,然後歡喜收割。因為他知道台灣電影工作者有能力面對國際競爭,欠缺的只是機會與眼界。
其次,他以「立足台灣,放眼全球」,體現了「開放胸襟」才是台灣以小搏大的利基。從中影支持的父親三部曲出發,李安深知唯有在好萊塢扎根,才可能在主流體系掌握發語權,甚而衝撞既有的遊戲規則。因此,他花了廿多年的時間,嘗試跨越國界與文化藩籬,挑戰多元題材,到集天人哲思與昂貴科技之大成的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,終於以全球票房壓倒美國票房的漂亮身影,換得奧斯卡台下熠熠眾星起立致敬的榮光。
在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裡,與李安同樣具有開放胸襟的伯樂,則非台中市長胡志強莫屬。胡志強擔任過新聞局長、外交部長,是少數具有國際觀的地方首長,十餘年前為了古根漢美術館台中建館案奔走,結果壯志未酬身中風。在李安決定開拍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之後,胡志強主動邀約李安到台中勘景,出錢出地,才有李安得獎後特別感謝台中的美談。
偏偏台灣多數的政治人物,更像當初將造浪池諷刺為「蓄水池」的台中市議員;以管窺天、夜郎自大,圖短不圖長,最好馬兒又好又不吃草。如果說,連李安這樣有鍍金保證的知名導演,都先得承受「花五千萬造蓄水池」的冷嘲熱諷,很難想像,朝野口口聲聲要發展的文創軟實力,要如何在上下掣肘、左支右絀的現實環境中播種茁壯?
最後,岔題回到在李安得獎當日宣佈的核四公投,多年來朝野擺盪在「理性與感性」的兩端,卻從未拉近差距。當年李安拍第一部好萊塢主流電影《理性與感性》時曾說:「你能克服文化障礙,但必須十分勤奮。」同理,朝野要在反核與擁核的鴻溝上架起橋樑,就必須真心誠意地傾聽理性的剖析與感性的傾訴。
李安又說:「我們需要說故事,否則生活就會像數字兀般反覆下去。」在核四公投上,正反兩派又能否捐棄成見,共同鋪陳一個動人的故事?還是一如以往,日復一日地「內耗」,終致兩敗俱傷?
- Apr 24 Wed 2013 11:03
油漆工陳新發,從懷才不遇、吊兒郎當,到蛻變成媲美好萊塢級的電影質感師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